20日,市區新橋新村的任女士致電南通日報熱線稱,她所在的小區集體信報箱銹跡斑斑破損嚴重,導致居民報刊、信件經常丟失。下雨天信報箱的頂棚漏雨,報刊、信件也因此被淋濕。
當天上午,記者在現場看到,該集體信報箱設置在城東街道小石橋社區大門東側,用于新橋新村1幢至15幢居民的報刊、信件投遞。集體信報箱、頂棚銹蝕破損嚴重,不少信箱的門已消失不見,11幢與14幢的部分信箱門“搖搖欲墜”,僅剩下一點鐵皮與箱框連接在一起,有不少報刊、信件的一角露出了信箱。
今年70歲的曹先生訂了不少報紙雜志。他說:“雖然報箱現在還能正常使用,但這個集體報箱整體損壞嚴重,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。”曹先生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,讓居民的信件安全得以保障。
新橋新村建于上世紀90年代,共有79幢樓。“其中,1至15幢為集體信箱,其余樓道的信箱都安裝在各自樓道。”小石橋社區黨委書記李劍英介紹,2011年,崇川區對老小區信報箱實施改造,新橋新村16幢至79幢作為第一批改造試點,已裝上了新信箱。“對于集體信箱,我們也已向郵政部門反映多次。”李劍英說。
記者就此與市郵政局取得聯系,工作人員馬振華對此表示,新橋新村集體信箱與海港新村、學田東苑等多個老小區信箱,已列為崇川區第二批信箱改造安裝計劃,并于今年2月份進行數據統計且向有關部門報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