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刊訊近些年,通信方式的多樣化使信件數量在逐漸減少的同時,也使信報箱閑置現象增多。近日,記者在中心城區多個小區走訪后發現,不少居民的信報箱都被另作他用,有的被各種廣告宣傳單頁“占據”,有的成了居民放奶瓶、充電器、氣筒的“儲物箱”,甚至有的還被市民當成了蔬菜“臨時存放柜”。
10月14日,家住中心城區江南新城西區的胡小姐訂購了3個月的鮮奶,然而鮮奶放在哪里,胡小姐犯愁了。“送奶員早上來得比較早,如果每次都下樓去拿,很不方便。由于只定了3個月鮮奶,單獨買一個奶箱也不劃算,后經送奶師傅提醒,家里的信報箱正好可以當做奶箱用,反正空著也是空著。”胡小姐說,信報箱當做奶箱后,送奶員每天將奶放進去,自己如果有時間就下樓去拿,如果沒時間,就由愛人中午下班后順便帶回家。
記者隨后在該小區進行走訪后發現,除了放奶瓶外,小區內不少信報箱里還放有居民的電動車充電器、小型充氣筒等物品。“電動車經常要在樓道內充電,充電器上上下下拿著也不方便,干脆就放到信報箱里鎖起來,用的時候隨時取出,安全也方便。”居民吳先生說。
10月15日,記者走訪了中心城區濱江華庭、荷花池新村、城市花園以及世紀花園等多個小區后發現,由于長時間沒有使用,不少信報箱表面已布滿灰塵,有的信報箱被各種廣告宣傳頁塞得滿滿的。走訪中記者發現,有的市民為了節省上樓回家時間,甚至將早上買的蔬菜臨時放在信報箱內存放,待有時間或者下班后將蔬菜帶回家。信報箱儼然成了一個蔬菜“臨時存放柜”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我市所安裝的信報箱有兩種,一種是小區開發建設時由開發單位配套建設的自帶信箱,產權一般歸開發單位或者小區居民個人所有,另外一種是由郵政部門安裝的便民服務設施,產權歸郵政部門。對此,市郵政部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,目前信報箱都是集中設置,市民如果在信報箱里存放其他物品,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。如在信報箱里存放牛奶,一旦牛奶出現滲漏現象,很可能會殃及其他居民的信報箱,導致別人的信件受到污染。因此,建議市民盡量讓信報箱回歸其主要功能,不要存放其他物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