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報箱承擔著存放報刊、信件和各類收費單的功能,但記者調查發現,不少小區的信報箱因為利用率低,成了廣告箱。于是,催繳水費電費的通知單只能貼到外面,銀行對賬單也常常露出報箱。但這樣,需要當心個人信息泄露。 家住徐東某小區的鄭小姐日前致電本報,稱前段時間去外地呆了三個多月,回來發現信報箱和防盜門的把手里插滿了美容整形小廣告。正在納悶時,她發現自己辦卡的那家美容會所,每個月送來的會員信件并沒有在信報箱里。鄭小姐估計,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在家,被貼小廣告的人拿走,并根據上面信息“精確打擊”。 經過這件事,鄭小姐對信報箱里的郵件留了心。她說,銀行的賬單上會有個人的姓名、詳細家庭住址,以及每月的信用貸款額度,如果這些信息泄露可能會帶來麻煩。此外,小偷也可能通過長期沒有被拿走的繳費單,判斷無人在家而上門盜竊。 在東湖高新劍橋春天小區15棟,記者看到,樓下的信報箱上貼著好幾張催繳水費的通知單,有的時間甚至是去年11月。還有不少裝著銀行對賬單的信封半截露在外面。 在小區門口,記者遇到了一位正在貼催繳通知單的水務工作人員劉女士。她告訴記者,把催費單貼在信報箱外也是無奈之舉。不少用戶沒有開信報箱的習慣,貼在外面,至少能讓用戶及時看到。 武昌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防盜宣傳時,還沒有專門針對信報箱的內容,但還是建議市民定期清理信報箱,特別是一些重要郵件應及時取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