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大娘是長春一家小區的保潔員,負責4棟樓的衛生保潔工作。她做事認真負責,連樓門邊上的信箱也不肯放過,每天都要擦上一擦。可日子久了,趙大娘心里不禁嘀咕起來:“能不能把這些信箱撤了啊,反正也沒人用,天天擦它都挺費工夫。”
隨著科技的進步,互聯網、手機等通訊工具已經成為大眾交流的主要方式,而使用傳統信件的人卻越來越少。近日,記者在走訪中發現,大多數小區的信箱已經成為“擺設”,有的被塞入廣告宣傳單,有的布滿灰塵,破損不堪。
律師 可動用小區維修基金建信報箱
那么,對于一些尚沒有信箱,或是信箱遭到嚴重損毀的小區,業主能否向物業申請設立并維修信箱呢?
長春良智律師事務所的張嘉良律師表示,根據《郵政法》及相關細則,郵政設施屬于小區的配套設施,如果建設城市新區、獨立工礦區、開發區、住宅區的郵政設施不到位,小區業主可以找小區的開發單位或建設單位解決郵政設施配套問題。
此外,小區業主也可以動用小區維修基金安裝信箱,由業委會開會討論信箱設置的地點、數量以及所需費用,安裝方案形成后,業主進行投票表決,超過三分之二就可動用維修基金安裝信箱。
如果小區沒有成立業委會,可由小區物業部門牽頭,討論安裝方案,然后在小區內公布,并通知業主進行投票,參加投票的業主需超過全體業主數的二分之一,贊同票數超過投票業主數二分之一時,同樣可動用維修基金安裝信箱。